學校坐落于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qū)繁榮道81號,創(chuàng)建于1958年,學校擁有24個教學班,學生1270名,教師72名,借調4人,在職在崗68人。
學校從2015年9月跟隨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的生命教育主張,逐步打造生命教育辦學特色,在2016年被命名為“全國生命教育示范?!保瑢W校進行了近八年的生命教育,體系完整成熟。近幾年來,學校在思考,國家提出了“立德樹人”這個教育的根本任務,那在生命教育下,學校該如何將立德樹人扎扎實實落地?借青山區(qū)教育局打造“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推進”的東風,結合學校在道德與法治學科四年來深入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學校確定了“思政沉浸式辦學特色”。那么,立德樹人在小學教育中到底該怎么落地?實踐育人又該怎么具體做?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幾個活動,散點式的活動,或者是幾場類似表演,幾場形式美好的公開課能解決的,而是應該把學生在校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學年規(guī)劃好,實實在在讓孩子們在“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辦學特色下每一個生命都閃光!學校要樹人、育人、為人。真正對他們這一生的成長發(fā)展起到奠基作用。因此,學校借助8年的生命教育研究的基礎之上融合學校黨建、教學、德育工作,力求將全校的工作系統(tǒng)化、整體化。以思政作為引領,用思政統(tǒng)領所有的工作,通過“起、承、轉、合”將立德樹人和實踐育人統(tǒng)籌全校的工作。
學校的辦學特色以黨建為引領,黨員牽頭營造思政辦學氛圍,以此“啟”德;借助課程群建設為載體,創(chuàng)造性地開設了“思政十月行”實踐課程,辦學特色巧妙落地,以此“承”德;努力打造精品班團隊之“一班一品”建設,將各學科素養(yǎng)融合于每一個活動中,在課程與活動中交互育人,以此“轉”德;拓寬育人渠道,凝聚家、校、社力量,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以此“合”德。
如此,經由“啟、承、轉、合”,將“思政的DNA”貫穿全盤工作,學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立德樹人、實踐育人”思政辦學特色形成。學校已經由實現(xiàn)“上好思政課”、培養(yǎng)好習慣等常規(guī)目標,延展至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與法治素養(yǎng),直至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真正構建實踐育人“大課堂”,擦亮學生的人生底色,讓每一個生命都閃光!
學校慎重確定三年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第一年(2023年)精細管理,整合完善,凝心聚力;第二年(2024年)高效管理,特色凸顯,提檔升級;第三年(2025年)自主管理,多元打造,創(chuàng)新品牌。根據規(guī)劃任務,分解年度重點任務,確立達成標志。
學校高度重視實踐育人的重要性,重視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提出了要“打開大門辦學?!钡乃悸贰_@樣的理念就是打通家校合作,贏得社會聲譽,同時引領著老師要學會“帶節(jié)奏”。帶好了“節(jié)奏”,家校關系、師生關系,社會聲譽度就要一定能上來。為此,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例如在校門處修建“網紅思政打卡墻”“黨的光輝歷程聽書感應墻”、班級周周亮、家長開放周與建言獻策交流會等,特別是還有“帶著爸媽來閱讀周日親子讀書活動”,因為是包頭市圖書館富強路小學分館,學校不斷拓展館校合作的深度,打造館校合作的典范,積極推進“帶著爸媽來讀書”活動,同時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完善家、校、社科學、合理、多元的工作和監(jiān)督機制,著力實現(xiàn)“打開校門辦學?!钡乃悸罚粩嗵嵘龑嵺`育人實效,2023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在學校黨支部領導下,學校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堅持抓好黨建,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保障學校各項工作。
一是通過積極創(chuàng)建“黨建聚力、知行育人”黨建品牌,通過137(一份聚力,三色引領,七彩生輝)行動,進一步促進“黨建+教學”“黨建+管理”“黨建+師資”“黨建+文化”“黨建+思政實踐”融合,擦亮初心底色,堅持核心引領;永葆先鋒本色,筑牢成長根基;追求辦學特色,推進優(yōu)質服務,促進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fā)展。
二是全面打造紅色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學校樓廊內外設置了紅色圖書角、紅色教育區(qū)、黨的精神長廊、黨史故事區(qū)、網紅思政打卡墻、“黨的光輝歷史”聽書墻,各個內容穿點成線、聚點成面,讓師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黨建對德育的支撐引領,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充分利用傳統(tǒng)節(jié)假日、重大慶?;顒?、主題隊會、升旗儀式等教育途徑,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國家意識”、培養(yǎng)“文化認同”、塑造“公民品格”,將“美德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等落到實處。
基于學校生命教育的歷史和關于思政育人的認識,學校進一步構建了“德潤生命”四層五類課程體系?!八膶印狈謩e指基礎課程、拓展課程、選擇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基礎類課程主要包括國家課程;拓展類課程主要是地方課程和校本開發(fā)的特色課程?!拔孱悺眲t是指向生命五個維度發(fā)展的“鑄魂”“啟智”“強身”“創(chuàng)美”和“達用”課程。
“鑄魂”課程指向價值生命發(fā)展,主要通過基礎課程中的道德與法治,拓展課程中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和校本課程沉浸式思政體驗課,選擇性課程中的奇跡有密碼,綜合課程中的思政十月行與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皬娚怼闭n程指向自然生命發(fā)展,主要通過體育國家課程,安全教育地方課程,以及足球、籃球、排球、心理健康等校本課程,讓學生具備強健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啟智”課程通過語文、英語、書法等核心學科的學習,輔以整本書閱讀、經典誦讀、書法和英語舞臺劇等校本課程,啟迪學生智慧,讓學生形成較為扎實的人文科學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創(chuàng)美”課程指向學生精神生命發(fā)展,主要通過音樂、美術等國家課程和合唱、舞蹈、繪畫、紙藝等校本課程達成,旨在讓學生掌握至少一門樂器的演奏技能,整體上提升藝術審美能力?!斑_用”課程指向學生社會生命發(fā)展,達用即學以致用,強調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廣泛參與社會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從實施上,學校通過數(shù)學、科學、勞動、信息技術等課程,結合機器人、國際跳棋、國際象棋、圍棋等校本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問題解決能力,樹立學生對自我、他人與社會的正確認識。
一所學校的持續(xù)發(fā)展,需要不斷注入新的力量,才會不斷煥發(fā)新的生機,獲得持久蓬勃的生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實現(xiàn)高水平品牌名校目標,青年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是其中關鍵性工程。在富強路小學,青年教師的比重大,學校十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通過多項舉措為青年教師指引方向、搭建平臺,提升綜合素養(yǎng),努力把青年教師培養(yǎng)成骨干、教學能手。
師徒結對共提升。學校根據入職5年內的新教師的個人情況,精心為每位實習教師選配了“雙導師”,即學科導師和班級管理導師雙向培養(yǎng)。這些指導老師中有的是市區(qū)兩級的學科帶頭人,有的是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質的指導教師群體保證了導師帶徒工作的順利進行。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16位導師和12位年輕教師結成師徒對子,助推青年教師實現(xiàn)快速成長。
研訓聯(lián)動助成長。學校每學期組織骨干教師精心備課,開展精品示范課活動,為青年教師樹立榜樣。提供優(yōu)質觀摩課資源,引領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定期開展新課標學習、教材研討、集體備課、教后反思等活動,幫助青年教師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同時,注重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學科培訓,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選派青年教師外出赴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福建等地參加學科培訓,聽取全國名師的示范課及講座,領略名師風采,借鑒寶貴經驗,以此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同臺競技展風采。從2月起,學校開展了兩輪青年教師業(yè)務技能大賽,內容包括課堂教學展示、素養(yǎng)答題、粉筆字、課文朗讀、才藝展示、說課答辯、六項內容。特聘包頭市首批卓越教師,固陽縣文化路小學教學副校長閆海霞、九原區(qū)沙河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郭燕和郭素霞三位專家評委分別對參賽教師的教學展示和說課答辯進行現(xiàn)場打分。通過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大的展現(xiàn)風采的舞臺,真正實現(xiàn)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讓更多青年教師完成從“站上講臺”到“站穩(wěn)講臺”“站好講臺”的蛻變,從三尺講臺走上更寬廣的職業(yè)舞臺。
課題共研促提升。道德與法治學科課題《大單元設計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實踐研究》由青山區(qū)教研中心推薦,申報包頭市重點課題,現(xiàn)已成功立項。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可以深入了解學科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鍛煉教師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未來,學校將把校級崗位練兵逐步打造成為展現(xiàn)青年教師學養(yǎng)、涵養(yǎng)和素養(yǎng)的平臺,提升教師隊伍質量和學科建設的有效抓手。
為更好落實“雙減”工作,促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對教育改革的積極推動作用,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學校通過積極推進構建“智慧雙師課堂”,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雙師課堂”由線上、線下兩名老師配合共同完成教學。將學習的過程拆成了“學”與“習”兩部分,線上的老師負責孩子的“學”。智慧平臺的優(yōu)質課對教材的把握更加準確,教學的方式更加科學,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更高效高質地吸收知識。線下的老師負責孩子的“習”,針對每個孩子的個人情況,更貼心地進行一對一輔導,幫助學生在“習”的過程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這種課堂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生命素養(yǎng),通過雙師課堂可以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更加喜歡學習。
重視學生素養(yǎng),形成綜合評價。為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根本任務,遵循評價改革“以終為始”的基本規(guī)律,基于“教師主觀能動性與教育質量正相關”的理論支撐,結合校情與課程改革積淀,學校激發(fā)多元評價主體的內驅力,變教師、學生從被管理者為協(xié)同評價者,才是評價改革之方向。由此,學?!昂竦沦x能”綜合評價體系應運而生?!昂竦沦x能”綜合評價體系即圍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立德樹人思政沉浸式課程體系為背景,以“一班一品”為依托,以“班級優(yōu)化大師”“養(yǎng)成手環(huán)”“行為養(yǎng)成儲值銀行”等為載體,以學生的表現(xiàn)作為積分進行獎勵累計,形成了多主體參與、多時空多場景實時記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落實課程體系,實現(xiàn)目標融合。學校搭建以“五育融合”為理念的評價體系架構,評價內容不僅關注學業(yè)成績,更關注學生多方面潛能,以“學業(yè)+態(tài)度+表現(xiàn)”的綜合評價為導向,細化五大版塊。富小秉承以德樹人,根植于思政特色課程體系,從“厚誠正德、厚積富學、厚行強體、厚觀創(chuàng)美、厚篤善勞”五個維度,創(chuàng)設通過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和主題月活動進行評價晉級。所有評價內容都來自、根植于思政“十月行”沉浸式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學校歷經三年時間立項研究,改善了過往散點式地進行思政教育的情況,根據“五育”的要求統(tǒng)籌小學階段12冊《道德與法治》教材,共設有120個主題。
校班協(xié)同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學校根據思政沉浸式課程體系,進課表,定師資,給予“五育”評價時空保證。借助優(yōu)化大師APP,構建以學生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作為積分進行獎勵累計,實時呈現(xiàn)學生在德能、學能、身能、心能、藝能等各方面的綜合成長發(fā)展,對學生進行看得見的“過程性評價”。日日一小結,周周一匯總,每學期一總結,基于數(shù)據,向優(yōu)秀先行者學習,擬定出了校本共性報告單——《富小學生綜合素質報告單》。
為了關注到各班、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更富個性化的班本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才是真正撬動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核心力量。學?,F(xiàn)有24個教學班,在教育評價改革的驅動下,班班有“一品”。這一“品”的選擇便來自“學校思政沉浸式特色課程體系”。如果說課程體系是一片廣袤的沃土,是一個面,那各班一品,就是這片沃野之上的一株株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小苗。24個班,班班有一品牌,品牌的決策源自核心素養(yǎng),基于課標和學?!昂瘛さ隆本C合評價體系,對標思政沉浸式“十月行”課程體系,三年(2)班等5個班的品牌側重于課程體系中“厚積富學”這個維度;一年(3)班等4個班的品牌關注到“厚行強體”這個維度;一年(1)班等6個班的品牌立足于“厚誠正德”;二年(1)班等5個班的品牌以“厚篤善勞”為主題;一年(2)班等4個班以“厚觀創(chuàng)美”維度為本班品牌。教師通過撬動一點,以對一品的評價帶動班級的全面評價管理。“一班一品”是一個點,教師以落實、評價為杠桿,撬動班級的全面管理,落實學生個性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023年,學校1名教師參加自治區(qū)卓越教師培養(yǎng),1名教師獲得市級教學能手,2名教師獲得區(qū)級學科帶頭人,1名青年教師獲得市級青年教師基本功賽一等獎,并代表包頭市參加自治區(qū)青年教師基本功賽。指導1名徒弟獲得旗縣區(qū)青功賽第一名。開學初承辦青山區(qū)教研中心教材解讀活動。舉辦包頭市“工匠杯”教學技能比賽總結表彰暨優(yōu)質課示范觀摩活動。承辦了青山區(qū)數(shù)學教師作業(yè)設計大賽,承辦了自治區(qū)思政卓越教師入校跟崗參觀實踐。在“區(qū)長杯”足球賽中取得女子組第二名、男子組第四名的好成績;張雪瑾老師榮獲青山區(qū)班主任大賽一等獎,市級三等獎;秦璐、石晨老師獲得包頭市家教課比賽一等獎。
“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開展了生命教育特色辦學綜合展示,團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聯(lián)合團區(qū)委、區(qū)教育局、區(qū)少工委各部門聯(lián)合觀摩指導,活動中舞蹈、合唱、朗誦、手工、紙藝、烘焙、科創(chuàng)等10多個節(jié)目匯成一場視聽盛宴,悅耳的音樂和歡快的節(jié)奏相互輝映,高潮迭起?;顒蝇F(xiàn)場還展出了書法作品120幅、繪畫作品80幅,展出科技作品60余件,不僅演繹了孩子們多彩的童年,也給學校帶來了蓬勃生機,成為學生快樂成長,全面發(fā)展的舞臺。
學校將思政沉浸式辦學特色通過“起承轉合”的形式融入學校整體工作中,以引領學校辦學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通過規(guī)劃先行,打造黨建品牌,構建課程和評價體系,加強思政學科建設,提升教師素養(yǎng)、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推進打開校門辦學校等多種方式,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格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今后,學校還將繼續(xù)加強思政沉浸式辦學特色打造,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貢獻。
供稿:富強路小學
上報:王曉媛
審核:郝慧珍